当刘翔的“纪录”被改写:谁来让中国跨栏再度闪耀?
美国选手科德尔·丁奇在2025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上以12秒87刷新刘翔保持13年之久的赛会纪录。
2.然而,许多观众对丁奇的惊人成绩一无所知,对刘翔曾经创造的世界纪录和辉煌时代也渐行渐远。
3.刘翔时代曾带动大众对跨栏、田径的热情,如今后刘翔时代的中国短跨选手面临更严峻的竞争环境。
4.尽管如此,新一代中国跨栏选手在训练硬件、科学技术和比赛机会等方面具有更多优势。
5.若后辈们能获得更多关注与耐心,110米栏仍有望再度闪耀在世界大赛的决赛起跑线上。
“刘翔的12秒97被破了啊!”——5月3日晚,当美国选手科德尔·丁奇在2025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(上海/绍兴柯桥)以12秒87横空出世,刷新了刘翔保持13年之久的赛会纪录时,不少在现场的媒体同行惊呼不断。
然而,不同于十几年前人们对男子110米栏如数家珍,如今很多人只记得刘翔留给中国体坛的辉煌,却似乎对那个曾让中国观众在家门口陷入狂欢的“12秒97”,甚至刘翔曾经创造过的世界纪录“12秒88”都慢慢淡忘了——记者在看台上问了不少观众,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场比赛的结果真正意味着什么。
这不由地让人回想起曾经的“刘翔时代”:20年前的雅典奥运会,他首夺奥运金牌,之后又在钻石联赛(及其前身黄金大奖赛)屡次改写亚洲速度——一代人的激情与记忆,如今似乎已变得模糊。但我们仍然必须承认,正是刘翔,让中国观众真正爱上了男子短跨;正是那个在国际赛场上一次次扬眉吐气的“翔飞人”,让110米栏一度成为国人追逐与热议的焦点。
后来,刘翔因伤逐渐淡出、并最终退役,但他奠定的中国短跨基础与影响力无可替代。只是随着时间推移,很多当年热血追逐的年轻人已步入中年,如今在看台上,对110米栏技术和成绩依然了然于心的观众,的确减少了不少。
再有,“后刘翔时代”外界对男子110米栏的关注度迅速下滑,昔日几万人冒雨观战、全场齐呼“刘翔加油”的盛况难再复现。或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赞助商和资源的减少,年轻运动员在赛事选择、海外参赛机会、专业训练保障等方面无法像刘翔当年般“集中所有优势”。
不过,新一代中国跨栏选手相较刘翔时代,也拥有更多“优势”。首先,外部压力减轻,舆论环境更包容客观,让年轻运动员能更专注于训练与比赛,而不是被过度消费或拔苗助长;其次,训练硬件与科学技术的进步,使得他们的潜力更有机会得到系统性开发;再者,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等顶级平台走进更多城市,让年轻选手获得更多和世界顶尖同台竞技的机会,从而积累大赛能力。
的选手徐卓一和刘俊茜在多场比赛里创造个人最佳,一次次逼近13秒20,并表示“要去冲击新高度”。正如他们自己所说,“要用时间把有的短板补起来、把速度叠加起来,厚积薄发。”过去这条路刘翔是“一骑绝尘”,如今他们更像是“群体跟进”,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成长——从长远看,这也许是比“孤胆英雄”更可持续的模式。淡忘的不该只是细节,更不能丢掉热爱